“我是从农村出来的,我愿意为农村孩子铺就健康成长道路。”这是重庆市渝北区华秦小学教师范贵全常说的话。 扎根渝北最偏远的农村小学34年,获评“全国模范教师”、渝北区优秀共产党员等,范贵全用自己平凡的教育故...
甘肃武威凉州区利用本地资源创新开展科学教育 让青铜器“开口”讲科学 燕隼造型背后是否存在草原文化图腾?单蹄触燕的马踏飞燕(又称“铜奔马”)如何实现重心平衡?……今年春季学期以来,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以“解...
提升教育感染力,让“大安全”理念深植人心 天津走深走实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船头悬挂着“国安号”红色彩灯、顶部张贴着醒目的“4·15”主题标识、船舱内年画娃娃IP“津小安”化身“国安小卫士”介绍20项重点安全领域…...
DeepSeek(深度求索)以其独特的技术架构为基础教育革新提供了创新突破口。笔者认为DeepSeek技术驱动在基础教育中主要有三个运用方向。 教育资源的智能化重构 一是优化知识萃取。DeepSeek的数据精炼技术,有助于建立...
“多渠道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各地已涌现出社区嵌入式托育、企业托幼所、幼儿园托班等创新模式。但普惠托育覆盖率不足、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仍待破解。近日,本报记者专访多位统战人士,围绕普惠托育服务中存在的...
手机旅行应用、无人机航拍、DeepSeek并非遥不可及,完全可以掌握相关技能并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学习没有止境,老年教育大有可为。老年大学不仅是一个学习“充电”的场所,也是一个人际交往、社会融入的舞台。在老...
英语的最大“拦路虎”。过去,她和大部分中国年轻人一样,采用传统方法学习英语。但苦于语言环境问题,时间一久,或是忘记单词、或是“会写不会说”。如今,许易颖借助AI突破空间地域局限,每天与“英语外教Owen”对...
有的学校积极创新,以“蚂蚁搬家观察报告”替代传统闭卷考试,鼓励学生走进自然,亲近自然;有的学校广泛开放实验室课外使用权,让学生的奇思妙想有了上手操作的空间;有的学校探索“科学素养银行”评价体系,推动学...
如何真正通过建设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来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有一个核心痛点问题亟须得到解答:家校社究竟靠谁来“联”?笔者认为,要建设好“教联体”,需要政府真正发挥好统筹领导作用,形成“政家校社”立体...
AI输出的信息,仍需人们辨别使用。如果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综合判断能力是难以辨别真伪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想AI为我所用,就要不断学习,进一步提高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 学习的过程,是刷新认知、重塑自我的过程...
在短视频与AI(人工智能)不断冲击青少年读写习惯的今天,如何让年轻一代重拾文字的温度、找到真诚表达的意义,成为文学教育亟待回答的命题。为此,我们专访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
中高考日益临近,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愈发急切。一些家长来到医院询问“聪明药”。在他们看来,这种药是提升孩子成绩的“捷径”,然而事实却大相径庭。 这些被家长追捧的“聪明药”,多属于国家严格管控...
当前,“育而不当”是家庭教育的主要矛盾。孩子的学业成绩和智力发展被大多数的家长高度重视,也是家庭教育投入最多的方向。但是对孩子的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性价值意义的情感教育则常常被忽视
春暖花开,正是踏青赏春的好时节。近日,湖南某中学的春游视频引发网民点赞。视频中,八年级的学生自带食材,就地用砖块垒起简易的灶台,开始生火做饭,做饭过程相当娴熟,时不时还能熟练地颠锅,引来现场“哇”声一...
信箱、意见簿等传统方式,缺乏数字化、常态化的参与平台,导致学生意见难以形成有效闭环。如果要实现学生参与校园治理常态化,就必须针对这些问题,寻找治理创新的突破口。 学生参与校园治理最缺乏的是表达意愿的空...
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朱建华表示,他们也在积极应对数字时代的新形势新要求,创新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朱建华说,要重新定位中文人才培养目标。以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为关键措...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要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发展”“明确各类高校发展定位”“引导高校在不同领域不同赛道发挥优势、办出特色”。
教育心理学专家陈小松认为,家长们需要重新审视家庭教育的角色。“虽然这样的选择是为了孩子的教育,但家庭的温暖和支持同样不可或缺。也应该倾听孩子的声音,更加尊重他们的选择,而不是一味包办
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方向和关键路径。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深刻改变知识传播方式的大背景下,有效培育教师数智素养,打造一支...
教师则通过AI语音识别技术,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 “借助AI赋能的精准教研,教师们能够更加科学地调整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杨宏说,“这种结合了传统听课与人工智能数据报告的教研方式,不仅为教师的教...
版权所有© 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金龙路188号 邮编:451464电话:党政办公室 (0371)-61130909 招生就业处 (0371)-61130911 实训处 (0371)-61130921国家信息产业部ICP备案:豫ICP备20022638号-1
微信
微博
抖音
头条
VR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