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中国民俗文化》开发与实施的探索与实践

2014
03/21
00:00
作者:张文戈

摘要: 本课题以我校近年来校本课程的实施为依托展开,为了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同学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本人结合自身实际对中国民俗文化的认识,开始尝试开发《中国民俗文化》,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完善,最终形成有形成果的探索与实践过程。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民俗文化》这门校本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姓名:张文戈

单位:郑州市第十中学(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

职务:教师

电话:13653868735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悠悠长河里,我们的祖先用勤劳和智慧为我们创造了浩如烟海的物质辉煌和精神财富,并留下了灿烂悠久的文化宝库,作为我国民俗的传统节日,就是这文化宝库中绚丽的一颗明珠。

说起节日,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值得自己自豪并彪炳史册的日子,如果把世界上各地大大小小的节日都统计起来,恐怕每天都会有好几个节日呢!这并非耸人听闻。客观地说,在他们这些林林总总的节日里,有些的确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如“父亲节”、“母亲节”和“感恩节”等等,这与我们中华民族所倡导的尊老感恩是相通一致的。但是有的节日,我就不太敢恭维了,如“愚人节”等。

正是由于缺乏正面的理论引导和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们周围现在有许多年轻人包括在校的学生都不能够正确认识中国文化历史的灿烂悠久和博大精深,从而缺乏民族自强意识。

目前我们面临的可悲现状是:有大多数学生不愿意、不屑或不敢唱自己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对有些学生来说如若提起“西洋节”,他们打心里就认为那是“前卫的”、“美的”,便会如数家珍般地滔滔不绝,以此作为荣耀的资本来显示自己的时尚。若提起 “中国节”,便有不少人认为是“落后的”、“丑的”,对此是噤若寒蝉般沉默不语,他们或许是无知,或许是不屑。还有前几年韩国成功抢注“端午节”,都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令我们深思:为何我们不好好地保护和珍惜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呢?

有位哲人曾说过:“一个遗忘自己历史的民族,就像一个被掐断了脐带的胎儿。”我面对不容乐观的现状,才有了去收集、钻研这份老祖宗留下来的家业的想法。

借势而完善自我

“民俗”即“民间的风尚和习俗”的简称,它是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造成的。它既是一种民间传承的文化事象,也是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具有对民众规范和教化的功能,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民族性、群体性、社会性、长期性、原创性和本土性,没有受到现代生活的冲击,始终保持着它的原有的本色和神秘。各种民俗文化伴随着人类生息繁衍,发展进步,各个民族所具有的民俗文化的根脉超越了历史,延伸至今的现实世界仍为广大民众所享用,并随之上升为形而上学的哲学,沉积着人们的智慧。

“民俗文化”这种大雅大俗、雅俗共赏的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这种把艺术的欣赏和对民族的了解作为规范、指导的课程,无疑对学生、社会都有积极的作用。它不仅培养我们的民族精神,加强我们的民族认同感,提升我们的道德情操,而且对我们的文明习惯、知识储备等方面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学校前几年就开始搞校本教材的开发和研究,学校便给每一个老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这方面做一尝试,并且学校大开绿灯,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既然我有了这种想法,就必须为此而去充实、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只有这样,课堂上才可以拥有纵横捭阖、游刃有余的从容自若,使学生从中学到其它课程中难以学到的知识。

首先,我进行了一次学生调查,想从中了解他们知识上的短板以及他们迫切想要了解、熟悉的知识。通过问卷调查,得知他们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都有着强烈的需求,尤其是我国经过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传统节日更是一往情深。

刚开始时,我可以说是一无所有,连一本书也没有。有的常识对我来说是一知半解甚至是一片空白。于是,我想仅凭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干出点名堂,有所建树,就必须要俯下身子,脚踏实地地去探索研究。然后,我就要么去书店购买这方面的书籍,要么去图书馆查阅关于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和文献,而且从不放过任何一次外出的机会,每到一地便会虚心地向当地的老人和导游去打听、去了解、掌握当地的一些民风民俗、神话传说、风物特产和饮食名吃等等。通过这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直接或间接的体验方式使我大开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受益非浅:原来我国每个老百姓耳熟能详的看似平常的传统节日背后,都蕴藏着一个个沧桑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呀!这些不同的节日在各自的形成过程中所演绎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感动着我。当时我就想,我一定也要让我的学生们在我的感召下,在享受中去领略我们中华民族那灿烂悠久、博大精深的传统民俗文化。

这种想法随着时光的流逝愈来愈强烈,这无形中给自己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有时,我会遇到某个问题时,就必须通过网络或书籍等方式去查找很多很多的资料,以求获得更多方面地详实考证和充实论证资料。

比如一提起“端午节”,恐怕十有八九的人都会很坚决地认为那是为了纪念屈原——这在中国恐怕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常识了。但闻一多先生在考证“端午节”的来历时,得出了这本是我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的一个龙图腾氏族举行图腾祭拜的节日,叫“龙子节”。这个节日距今至少也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而祭屈原则是在战国之后,也就是说“端午节”在屈原出生之前就已经产生并盛行起来了。再则,在我国不同的地域“端午节”祭祀的对象也各不同。如在浙江会稽一带,人们祭的是孝女曹娥,而在吴越两地祭的则是春秋时代的大将军伍子胥。这些传说可以说完全颠覆了人们的常识。那么对于每个传说故事以及这些传说故事的来龙去脉,我必须首先要弄清楚。只有这样,我才有胆量敢站在这个三尺讲台上,面对那一双双充满求知和好奇的眼睛。并使得我的学生们从我的讲解中真正地懂得传统文化的真,是民族的真;传统文化的善,是民族的善;传统文化的美,是民族的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他们留下了无尚的真善美感受并幻化成了空灵的意境之美。

二、借史而增强自信

我国传统的八大节日,贯穿着一年的始终,我就随着季节时令的更替变化,当某个节日临近时,就去积极认真准备、仔细谋划。其实,关于某个节日的“源”和“本”,许多学生内心很早就想了解。我于是就借他们这股求知的东风,在课堂上讲一些他们不知道,甚至连他们的家长也未必清楚的传统文化知识。

当我刚走上讲台时,他们觉得学校里开设这门校本课很有意思,便大部分都会安静下来聚精会神地倾听,也有极个别刚开始时不怎么认可。当我讲到这个节日的定义时,他们先是好奇。当讲到这个节日的来历时,继而他们又转而很兴奋,感到很开眼界。关于这个节日流传下来的一些风俗习惯,他们都很踊跃地发言,争取把自己知道的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整个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对于学生的发言,虽然有些片面甚至是想当然,我都对他们做出肯定中肯的评价。就这样一节课我们都徜徉在历史的长河里,陶醉在美丽的传说中,时间在不知不觉地悄悄地流过。

下课时,有的学生表示要向家人、朋友讲述这个节日的渊源和衍生的一些传说故事,并坚信他们一定会认真、心悦地倾听的。刚开始稍微排斥的极个别同学这时也都会对我国的民俗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更加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并从内心里真正感受到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唯一性和永远不可替代的。今年“端午节”那天,正好给高二年级有个班上课,去年已经给他们讲过“端午节”的来由,但那天,他们又强烈地要求我再给他们讲一遍,这是一个多么好的传统教育和道德教育呀,于是我就非常高兴地又满足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

我把这些民俗节日传统文化带入课堂,不仅仅是让学生听听故事,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从中提升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为此,我就把中、西方几个较有影响的节日进行比较,比如:“西方的情人节”,很多人都知道是每年的214日,传说是在公元3世纪古罗马发生的事情。而“中国的情人节”是在每年的七月初七,也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七夕鹊桥会——牛郎和织女的故事。这个故事的雏形最迟也在战国中后期就已经形成了。这样一比较,学生知道流行于中西方的这两个“情人节”前后竟然相差四、五百年!再如“西方的感恩节”,在美国是最地道、最不折不扣的国家节日,故事发生在1620年,他们共同为一年来受到上苍的恩典表示感谢,并虔诚地祈求上帝继续赐福。而我国“中秋节”的由来源于我国的土地崇拜——敬土地神。我们平常所说的“江山社稷”中的“社”、“稷”就分别表示“土地神”和“五谷神”。远古年代,先民们春天播种时要祭土地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叫“春祈”。八月中旬,正是秋粮收割之际,一年的汗水播撒在土地上,收获在即,因此家家户户又     要祭拜土地神,答谢神灵的护佑,这叫“秋报”。于是,围绕“秋报”出现了一系列仪式和风俗活动。北京的“天坛”和“地坛”就是封建帝王祈天谢地的场所。还有“父亲节”、“母亲节”,其实这和我国 “清明节”的祭祖、“重阳节”的敬老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这些舶来品的节日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都可或多或少地找到它们的影子,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更令世人叹为观止、津津乐道,这不正是很好的爱国主义道德教育吗?

当我们说要继承和弘扬我国的民俗文化,实际上就是尊重、保护和发展我们的生存空间和优良的生活方式,珍惜广大的劳动人民在社会生产中创造、传承和享用的精神文化,使我们深信历史的长河有多远,中国的民俗文化就有多长!

三、借势而扬弃并举

每个节日的形成,都有其当时赖以形成和生存的时代环境。由于历史的长久性、包容性和局限性,传统节日既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也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一些封建因素和迷信糟粕。针对学生的现状:看问题的肤浅和片面,情绪往往大于理智。所以,我在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同时,一定要坚持“扬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让学生都有一双识别良莠的慧眼,有识别地去发扬和弘大。总的来说,中国传统节日,在流行和演变的过程中,吸收了儒、道、释文化的一些元素,加上我国多民族文化的相互渗透、吸收,具有广泛融合性。所以,传统节日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它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凝聚着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古代文明的奥秘,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它承载着民族文化的血脉和思想精华。“民俗文化”就像一座桥梁,贯古穿今,把人类文明与进步串成一条永不止息的长河。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自己的理论体系,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从三个代表到科学发展观。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倡导复兴中华的中国梦,中国经历了几千个春秋冬夏,如今已经变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足见中国历史文化的精深和悠长对于我国的发展起着多么巨大的作用!

通过这一年多的实践,学生对这门课从新奇到非常感兴趣,并且课下把所学的知识讲给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同时,更增加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对我自己来说,这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这就迫使我不断的学习、钻研,增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博采众长。去年,端午节来临之际,河南广播电台专门请我前去办了一个关于端午节的专题讲座。而且去年我还把自己这几年来讲过的知识进行了系统地整理,于去年九月份经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我的专著《中国民俗文化》,得到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

我觉得只有这样,才不会在现实中被击败,才会使我国民俗文化这些优秀文化可以在我们的手中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

作者:张文戈  619

版权所有© 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金龙路188号  邮编:451464
电话:党政办公室 (0371)-61130909  招生就业处 (0371)-61130911  实训处 (0371)-61130921
国家信息产业部ICP备案:
豫ICP备20022638号-1